查看原文
其他

科幻电影的火爆,是中国科幻小说的救赎吗?

2016-01-08 周亦楣 深港书评


《星战7》倒计时。

看外国科幻电影前,先了解一下有关中国科幻文学的前世今生。

仰望星空,幻想无限。

有多少中国的科幻迷是从仰望星空开始他们的爱好之途。

但,在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瓶颈阶段,又多少人会驻足停留,仰望星空?

近年来科幻电影大行其道,大赚钞票。

科幻电影的火爆是中国科幻小说的救赎吗?



小众化,边缘化,这些词汇,蕴示着中国科幻小说的生存现状。曾受到读者热捧的科幻小说,遭遇着“冷落”。尽管一些学者认为,随着刘慈欣荣膺“雨果奖”,如今中国的科幻小说界已有“回暖”之势,但距离“火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么一种幻想文化的氛围,对一个行将崛起的大国特别重要!”学者吴岩如是说。


起源




中国科幻小说的历史起源于对西方科幻小说的引进。鲁迅和梁启超,是中国科幻小说早期的两位理论家。鲁迅曾说,中国人看科学是要睡觉的,但是看科幻小说就不会睡觉。他希望通过编有趣故事的方式在国民中传授科学知识。而当时创办《新小说》杂志的梁启超则认为,要改革中国,有新的人性,十类小说要发展,其一就是“哲理科学小说”。梁启超和鲁迅先后在1902年和1903年将儒勒·凡尔纳的作品翻译成中文版。鲁迅在给小说的序言中写道:“导中国人以前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新小說》月刊创刊号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于民国24年(1935)


尝试



上世纪二十年代,老舍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可惜,《猫城记》的影响远不及《骆驼祥子》等作品,老舍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尝试。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原创性科幻小说屈指可数。



高潮



直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科幻小说的创作才出现了小高潮。1978年,叶永烈的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先后发行了300万册。它与之后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科幻小说的三大代表作。由此至八十年代,活跃在中国科幻文坛的期刊多达十几个,其中《科学文艺》、《智慧树》、《科幻海洋》、《科学文艺译丛》等获得了广泛声誉。一时间科幻小说成了人们最喜爱的文学品种之一。




打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科幻文学曾遭遇猛烈的批判。批判者们把这种文学形态贴上了“伪科学”和“精神污染”的标签,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改行,科幻小说甚至出现了“零出版”的尴尬。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出现了王晋康、绿杨、吴岩、刘慈欣等一批新时代科幻小说家。但是,中国科幻小说在学界仍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处于边缘化。


背负着科普之名



在中国,大中学生是科幻小说阅读群体的主流,还有一些稍微年长的读者,他们曾经是大中学生,如今一直延续着这种喜好。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科幻世界》的一次调查显示,科幻小说还有一批农村读者。


而在西方,科幻小说的读者群大多是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知识分子。吴岩认为,这个问题是因为中国没有给读者提供足够的读物。


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则将小众化的读者群归因于,中国科幻小说缺乏传统阅读习惯以及长期以来科幻与科普概念的混淆。


“要说在幻想能力的传统上,我们跟西方人没有什么差别。”江晓原说,“在美国,几代人从小看科幻电影长大的。但在我国,科幻电影几乎是空白。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科幻作品一味歌颂科学,我们的幻想能力只剩下未来科学怎样发达,不会从别的维度思考问题了。”


“科幻和奇幻、科普并不同。”吴岩说,“上世纪60到70年代,加拿大教授苏恩文提出科幻文学有三个特征:第一,陌生化;第二,认知的解释;第三,以创新为中心。而科幻文学是以科学为基础,生发出各种各样的人类的行为。而科普是围绕着一个科学知识的体系做出的阐释和说明,它的创意空间非常小。”


背负着科普任务的重担,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科幻小说几乎与科普小说划上了等号。以至于很多成年人读科幻小说,都被当做读少儿杂志,成为“幼稚”的嘲笑。


但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吴岩说:“有一次我在北师大开一个教师会议,一位老师和我说,他正在看刘慈欣的《三体》。”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66.7%的人认为中国科幻文化与航天大国地位不般配。84.0%的人印象最深刻的科幻作品来自外国,57.6%的人呼唤本土科幻小说大师。



2015年《科幻世界》合集


互联网:科幻迎来机遇



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科幻小说对作家知识结构要求更为全面:既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又要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所了解。这使得一些想投身科幻小说创作的作家望而却步。


“能够兼具文学素养和理工科背景,又热衷于科幻小说创作的作家确实不多。”吴岩说。


尽管目前中国科幻小说的作家大多具有理科背景,但要求并不那么绝对。江晓原认为,科幻小说可以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硬科幻需要有一些理的背景,软科幻以思想见长,并不需要有太多科技的细节。


但中国科幻小说家与国外优秀的科幻小说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科幻小说爱好者李星颖说,一些国内有理科背景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常会出现人物形象单薄,发展脉络单线等问题。即便是大多数人都看好的刘慈欣的《三体》,呈现的也是“纸片人”。


分布各地的科幻爱好者给科幻小说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据了解,中国的科幻迷大多集中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地。现居深圳,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前科幻协会副会长李星颖,非常怀念在北京的科幻迷群体。据她介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科幻协会。而“42工作组”,是北京高校科幻协会之外比较有活力的科幻迷群体,他们经常会组织科幻作家、科普工作者、科幻研究者、编辑在北京各高校巡回讲演。而深圳目前还没有像样成型的科幻迷团体。


互联网的出现为科幻迷提供了新的机遇。豆瓣网的科幻世界小组是比较热门的科幻迷大本营。科幻迷们现在可以泡在网上和其它地区的科幻迷在论坛上探讨创意,组织活动,交流心得。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更是提供了更大更多的平台。因此,李星颖也乐观地认为:如果八十年代是中国科幻小说的白银时代,那么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中国科幻小说很可能迎来黄金时代。


对于科幻小说的未来,江晓原也表示乐观:“我不觉得会有什么问题。”他认为,日渐火热的科幻电影将为科幻小说的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刘慈欣:《三体》的成功不代表中国科幻的成功



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喜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2015年10月18日,他凭借《三体》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三体》让全世界科幻迷知道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慈欣也评价了自己的作品,并坦言自己之于科幻文学的理解与三观。



刘慈欣


Q:你是怎么开始走上科幻写作道路的?

A:开始写是因为自己爱看科幻小说,成为一个科幻迷,然后开始写。


Q:科幻写作的精髓是什么?

A:我写的科幻小说的精髓肯定是基于科学的那种想象力。


Q:作为科幻作家,经常会从哪些地方得到灵感的启示?

A:主要还是通过阅读。比如说找到地球兄弟(指代号为“开普勒-78b”的系外行星)这些,关注这种科学前沿的东西。


Q:如何看待《三体》提名雨果奖、星云奖,有读者激动地称“是大刘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高到了世界水平”这一评价?

A:不能因为一两部作品的成功,就说中国科幻达到了世界水准,这个说法不切

实际,不确切。这两个科幻奖的提名意义就是让美国的科幻界、世界的科幻界知道中国也有人在创作科幻文学,也能创作出全世界,至少能够被美国读者欣赏的作品。


Q:有读者称“大刘会写男人,但不会写女人”,你怎么看待这个?

A:在我的作品中,人物本身就是为故事服务的,就是一个讲故事的工具,性别并不重要。


Q:科幻小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它存在的价值?

A:科幻小说就是一种大众文学,类型文学的一种,它对社会的价值,不应该过分高估,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开阔读者的思维空间,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展现给读者。


Q:科幻文学,是不是适合小孩子呢?对于初涉科幻的写作者,你最大的建议是什么?

A:如果小孩子感兴趣接触当然好。建议,其实关于文学写作本身的建议,我提不出了,因为科幻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作为一个作者,他成长为作家,他走的路也完全不一样。说到建议,我只能就写作之外提出建议,比如写科幻,一开始最好只是业余写作,千万不要抛弃自己的工作去专业写作,因为我们的市场还养活不了专业作家。还有你如果是一个学生,不要因为写科幻耽误了学习,这是一个建议。


Q:推荐几本你认定的经典科幻作品?

A:大家都知道的亚瑟·查理斯·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罗伯特·海因莱因的那些作品。


Q:那从科幻作家的角度来说,你想象的未来是怎样的呢?

A:有很多种可能,最糟糕的可能,最好的可能。可能变成在技术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想世界,我们人类扩展到整个宇宙,我们可能战胜死亡,长命百岁,这是最好的可能。最糟的可能,可能人类全部灭绝,一个都不剩。但是在最好的最糟的之间,还有无数的可能,那个就太多了。


问答部分来源于凤凰网 唐玲


刘慈欣 | 1963年出生,山西阳泉人,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他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